

GPA簡單的理解就是學生在校的平均成績,也就是平均績點。根據(jù)計算方式的不同,GPA有加權和不加權兩種情況。那么,美國留學GPA加權和不加權GPA的區(qū)別有哪些?下面Yumi老師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計算內容不同
1、加權的GPA
加權GPA,意味著學生上的課程比普通高中課程難度更高,例如AP課程或進階、榮譽課程。它將不同難度的課程賦予不同的權重或學分,將各科成績乘以相應的權重后相加,再除以總權重得出平均分,并會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1到2位。
一般來說,高中采取加權算法,主要是可以區(qū)別學生的排名。畢竟,進階課程獲得“A”要比普通課程獲得的“A”更有分量。在高中階段敢于挑戰(zhàn)更多難度更高課程的學生也更受大學的歡迎。
2、不加權的GPA
不加權GPA則沒有將課程的難易程度列入成績計算之內,簡單的將所有課程成績相加后除以課程數(shù)量得出平均分,不論是普通課程還是進階課程,最高分都是4.0。
二、計算方式不同
1、加權的GPA
加權GPA的計算可能會變得有點棘手,計算公式與未加權的相同,但復雜在于各種不同難度課程對應的G點不同,而每個學校設定的G點標準不一樣,AP課程的G點最高。
以美高課程體系為例,一般的美高課程分為Regular-level 、Honors level、AP課程不同的難度,而不同課程難度的得分對應不同的G點(G點的最高值各學校有不同設置)。
舉例來說,假如有位同學有2門AP,分別為A、B分,3門常規(guī)課程都為A,那他的加權GPA為4.2,計算方式為:加權GPA=(5+4+4+4+4)/5=4.2。
2、不加權的GPA
未加權的GPA比較容易計算,不需要考慮課程類型,計算公式如下:
未加權GPA計算=(各課程GPA分之和)/課程總數(shù)
假設你正在上五個課程,兩個課程是A+,三個課程為B。對照如下GPA轉化表,兩個A+將各自轉換為4.0,三個B將各自轉換為3.0。
GPA=(4.0 + 4.0 + 3.0 + 3.0 + 3.0)/5=3.4(未加權)。
以上就是美國留學GPA加權和不加權GPA的區(qū)別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美國留學申請方面的相關知識的,歡迎隨時聯(lián)系tops老師。托普仕留學專注美國前30高校申請,多年名校申請經(jīng)驗助力你的留學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