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地理課程具有跨學科的特點,學生需要理解不同學科的概念和觀點,并將它們聯(lián)系起來,以對地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判斷。通過學習IB地理,學生能夠培養(yǎng)地理思維和掌握地理技能。那IB地理課程主要學什么呢?下面跟著托普仕留學老師一起來看看吧!
一、IB地理課程主要學什么?
IB地理課程非常注重全球意識和國際意識。課程將關注全球性的重要問題,如貧窮、可持續(xù)發(fā)展和氣候變化,并通過案例研究來了解國家和國際間的各種情況。
對于IB地理SL學生來說,他們需要學習核心主題和兩個選修主題。
而HL學生則需要學習核心主題、三個選修主題以及HL拓展主題,擁有更深入的學習內(nèi)容。
1.核心主題:模式與變化(所有學生必學)
Topic1:人口發(fā)展;
Topic 2: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
Topic 3:環(huán)境質(zhì)量與 可持續(xù)性模式;
Topic 4:資源消耗模式
2.選修主題:SL學生需學習兩個,HL學生需學習三個
淡水—問題與沖突;海洋及其海岸邊緣;極端環(huán)境;危害和災害—風險評估和應對;休閑、體育和旅游;飲食與健康;城市環(huán)境。
3.HL拓展主題:全球互動
Topic1:衡量全球互動;
Topic 2:世界變化;
Topic 3:經(jīng)濟交流;
Topic4:環(huán)境變化;
Topic 5:社會文化交流;
Topic 6:政治結(jié)果;
Topic 7:地方層面的全球互動。
所有的主題內(nèi)容主要是自然地理(偏理科)與人文地理兩個部分:自然地理部分在理解的同時還要多背一些案例。
人文地理涉及的知識范圍包括人口、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提取和組織信息的能力。更詳細內(nèi)容可以咨詢Tops6868。
二、IB地理課程如何學?
1.“懂+用”結(jié)合,相輔相成
很多學生認為地理原理容易理解,但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會出現(xiàn)誤差或盲點。
這其實是因為他們對地理事物的復雜性沒有真正理解,而這種復雜性又增加了原理應用的難度。地理現(xiàn)象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需要確定何時使用哪個原理,并理清它們的整體關聯(lián)。我們需要不斷思考為什么,考慮合理性的大小,是否有不符合常規(guī)的理論或模式。
2.橫向比較,多向聯(lián)系
地理學習中有很多概念容易混淆,例如rehabilitation與reconstruction,mitigationstrategies與adaptationstrategies,Neo-Malthusview與Anti-Malthusview等。為了理解它們的本質(zhì),推薦的做法是比較它們的內(nèi)涵,并舉例進行進一步比較。
3.案例積累,有的放矢
鮮活的地理案例使理論學習變得生動具體,在論文中幾乎都需要引用案例分析才更具說服力。然而,這也是令人頭疼的,需要“死記硬背”一些瑣碎的信息和數(shù)據(jù)。同學們可以在課本提供的案例基礎上,進一步補充該案例的相關材料。為提高案例的利用率,那些能說明不同原理的案例含金量非常高。想了解更多詳細可以向Tops6868咨詢。
以上是IB地理課程主要學什么的相關知識,如果您對美國留學感興趣,歡迎您咨詢托普仕留學老師(Tops6868),托普仕留學專注美國前30高校申請,助力國內(nèi)學子順利獲得美國藤校入讀資格。盡早規(guī)劃和遞交申請,對您未來留學會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