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頂尖大學招生辦如何決定是否錄取一個學生?接下來小編詳細介紹。美國大學的招生錄取基本都是申請錄取委員會制度(graduate admission committee),由招生委員會主持,現(xiàn)在,我們再來講流程。
第一輪
不管是本科還是研究生,基本上都要經(jīng)歷一個考察硬件的階段。這個階段你也可以稱作海選階段,技術含量低,基本上就是按著標準來淘汰。而做這件事情的要么人力,要么是計算機系統(tǒng)。前面提到的招生辦人員構成里面的前幾種就是來干這種技術含量比較低的事情的。至于標準每個學校都不一樣,有的學校是硬指標,要求多少就是多少,少一分都不行;有的學校比較人性化一點,你某樣條件差一點點還可以通過其他條件來彌補。另外托福很多學校的最低要求都是100,99和100就是兩種概念,差別很大,所以盡量上100。
經(jīng)過第一輪的篩選,那些資料不全的,硬件不達標的基本上都被淘汰了,剩下的會進入第二輪篩選。
第二輪
一般申請截止日期之前一兩個星期這段時間就是第二輪的篩選,篩選出這部分的學生都是硬件基本合格的了。招生委員會這個時候才算正式處理申請——審閱申請材料。這個階段材料還是很多的,所以招生委員會的老師并不會看你所有的材料,通常是看簡歷。所以簡歷是非常重要的申請材料。
有的學校是一票否決制,也就是一個老師否定那你就被拒了。有的學校是多票否決制,也就是說只有占多數(shù)的老師否定你你才會被拒。當然具體的錄取過程可能會更復雜,不同的學校也會不太一樣,這里只說比較有代表性的錄取方式。
第二輪的目的是為了選出更有競爭力的學生,然后進入第三輪。第二輪篩選下來的人數(shù)實際上還是很多,通常是真正錄取人數(shù)的兩三倍。
第三輪
到了這個階段,也就是最后的決定了。前面提到不同的學校錄取制度不太一樣,分強招和弱招,也就是說教授在錄取過程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強招是由委員會說了算,大家投票,把你投過了就錄取你,沒過就給你拒信(也可能是默拒)。弱招就是教授決定要不要你,要你的話你就基本上穩(wěn)上了。
招生委員會按不同的階段分為:
本科招生委員會
研究生招生委員會
繼續(xù)教育招生委員會
招生委員會的職責是決定錄取結果,而我們熟悉的招生辦公室是具體負責招生的,他們會負責進行前面的篩選,最后由招生委員會的老師定奪。通常招生委員會的成員主要也就是招生辦的核心成員組成的。
我們常常聽到的招生官實際上是一個很籠統(tǒng)的概念,招生辦公室的人員構成實際上分好幾種,每個崗位的職責都不一樣,如:
l Admissions intern 招辦實習生
l Admissions reader申請閱讀者(負責申請初次審閱學生申請,內部和外聘兼職)
l Admissions counselor招生顧問(經(jīng)驗較少剛剛入職的招生人員)
l Assistant director of admissions招生辦主任助理
l Associate director of admissions招生辦副主任
l Director/Dean of admissions 招生辦主任
有決定權的只能是有行政抬頭的officer。
本科階段的招生委員會很少有教授組成,因為本科是通識教育而非專業(yè)教育,招生的目標是篩選出那些和本校價值觀、精神文化匹配的優(yōu)秀學生。教授可能在某一領域很強,但在招生這件事情上,并不會比專門的招生人員厲害,甚至會有失偏頗。所以本科階段教授的影響力很小,也就不存在套磁一說。而招生辦里很多學校會有那種職業(yè)的招生官,他們就是專門做招生工作的。當然學校一般也會采用本校的學生進行初步篩選工作,他們同樣是招生人員,但離招生的核心很遠。
研究生階段(包括博士)的錄取要分學校,有的學校是強招委員會,由委員會決定是否錄取。有的是弱招,給RA的教授決定要不要人,如果他決定要你,意味著你就申請上了,錄取委員會在這基本上就是走個流程。
……
6個值得關注的要點
雖然一開始的最低標準較低,但是大多數(shù)申請人都是學校的前10%的尖子生,并且頂尖大學都青睞錄取前5%的學生。大多數(shù)申請人都擁有完美后近乎完美的標準化考試成績。正因如此,有完美的成績測試成績并不足以獲得錄取
推薦信、課外活動以及申請文書,個人陳述,對于是否錄取、拒絕或候補錄取一個學生的影響都非常大。在招生委員會再次審閱申請的時候,這幾個方面都將被著重討論。
招生委員會希望看到申請人的學術好奇心,熱情,創(chuàng)造了和主觀能動性。這里可以看到我寫的另一篇文章,好的留學文書是怎樣的如果學生A比學生B有更高的測試成績,學生B比學生A有著更優(yōu)秀的品質,那么學生B會優(yōu)于學生A被錄取。
一些申請人擁有所謂的鉤子 (hook)。這個鉤子可以是祖輩傳承(家人曾上過這所大學),可以是自己是個很有影響力的人(例如,一個名人,或是政客的孩子),或者可以是捐贈者。這些申請通常都會被學校管理層審閱,例如院長,并且擁有更大的機會被錄取。
招生委員會必須維持學生成分的多樣性。多樣性可以幫助你或者害了你,著取決于你的背景,以及你的競爭申請者們。因為有非常多的中國申請人,那么他們獲得錄取的競爭就會比菲律賓學生更加激烈。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優(yōu)先級。一些學??赡鼙愫锰囟ㄆ焚|的學生,而一些學校則便好不同的品質。這取決于學校希望他們的校園是什么樣的,以及在讀學生的類型。這也是一些非常優(yōu)秀的申請人被一所頂尖院校拒絕,而被另一所院校錄取的原因。
面試非常重要。教職人員和在讀學生的面試比校友面試更有影響力,因為校園的氣質在一段時間內是會改變的。如果面試官覺得你不太適合這所學校,你被錄取的機會會急劇減小。
最后,美國大學非常非常多,錄取方式也不盡相同,很難總結出一個一個適用所有大學的錄取流程。
招生委員會審閱過程中,招生官會再次審閱每位申請人的材料,并且討論是否錄取他們。他們會討論每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例如不理想的成績、個人陳述中寫得不太好的句子等。這些討論至關重要。最后,所有的委員會成員會投票表決——拒絕、錄取還是候補錄取。采取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平票則候補錄取。如果錄取的學生比招生名額多,那么就需要縮小錄取數(shù)額。那些沒有達到最低標準的學生會被候補錄取 (Waitlist),并且被標記為“曾被錄取”。一旦有機會,這些申請人會最早被移除出候補名單,變?yōu)檎戒浫 ?/p>
以上就是托普仕小編為大家介紹的“美國頂尖大學招生辦如何決定是否錄取一個學生?”,更多關于美國留學的相關問題,歡迎咨詢托普仕高端留學,來自美國前30名校的專家顧問,給您更專業(yè)更權威的留學指導。